鍾理和故居

Original Residence of John_ly_ho

產品編號
Product NO.

半成品零售
Price

成品零售

訂購

回首頁

906-1

50元
call
正面寬
Width

Depth

Height
要剪嗎?
cissors?
難做嗎?
difficult?
28.6 cm
16.2 cm
11 cm

不要
no

容易
easy
地址

屏東高樹鄉廣興村(大路關)

發行記錄

2007.02.14-kv1-2000p

 

簡介

  台灣文學的先驅,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∼鍾理和(1915.10.15-1960)生於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。父親鍾蕃薯是農村企業家。他的母親劉水妹是偏房,劉水妹育有三子一女,鍾理和排行第二。鍾蕃薯晚年在美濃購買笠山農場,舉家遷到美濃。

  鍾理和八歲入鹽埔公學校,與異母弟鍾和鳴(浩東)、堂兄鍾九河、姑表兄邱連球同學,暑期與和鳴同在高樹修習私塾漢文,畢業後其他三人順利升學,鍾理和則落榜,於是繼續到長治公學校上高等科,學業上的失敗給他很大的打擊。

  鍾理和之所以從事文藝工作,他的兄弟的鼓勵有很大的關係。

  1932年鍾理和結束私塾功課,協助父親經營笠山農場,愛上鄰村來做工的女子鍾台妹,但是因為兩人同姓,他們的愛情遭到反對。因此,鍾理和決定要與台妹遠走高飛....。1938年六月,獨自離家經日本渡海到滿州國,當時滿州國在日本扶植下成立,進入「滿州自動車學校」學習謀生的技藝。1940年取得汽車駕駛執照,任職於「奉天交通株式會社」。七月返台,決定放棄一切,與鍾台妹相約私奔,在旗山車站集合後,八月三日由高雄搭船到日本門司,再由下關搭船抵釜山到達奉天(瀋陽)。結果在那裡卻同樣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欺凌壓榨,於是再偷渡到陌生的北平。

  日本戰敗,他強烈感受到祖國政府和人民並未以善意對待台灣,台灣人飽受羞辱傷害,這讓鍾理和憤怒,1946年四月回到高雄,但父親在三年前便已去世,事業失敗,兄弟離散,僅大哥留守家園,家庭無復昔日繁榮。四月底出任屏東縣內埔初中教師,擔任代用國文教員。

  1947年元月底鍾理和吐血,二月北上進台大醫院,二二八事件爆發時,因靠近總督府,親自觀察到事件部分過程。1949年在基隆中學當校長的弟弟鍾浩東遭受逮捕,接著表兄邱連球。次年,兄弟先後遇害,少年時最要好的三個伙伴只剩下鍾理和因病獲免。但長年的疾病也蕩盡了繼承自父親的財產。手術切除了半邊的肺,雖然保住生命,但連走路都氣喘吁吁,從此無法工作勞動。家裡的經濟全落到妻子身上,而他,卻學會了一個家庭主婦的各種職務。

  1956年十一月,《笠山農場》參加徵文比賽,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長篇小說獎。得獎後認識廖清秀、鍾肇政、陳火泉等散處各地的台灣作家,1960年八月四日,正在重修剛完稿的中篇〈雨〉,突然病發,吐血而死,得年四十六歲,留下了約六十篇作品,加上日記、書簡,總共約六十萬字左右,以他如此艱難的寫作條件而言,算是難能可貴的。

  戒嚴的台灣,不容議論時政,更不容批判建言,鍾理和的兄弟好友相繼因政治案件被殺害,讓他謹言慎行。他體認到靠文學批判實際上沒有太大作用,社會的改革要靠基層民眾生活態度的正確與否。他發現周圍的許多農民都是道德的實踐者,他們善良的本質相信土地不會騙人,流汗耕耘後,未來一定能期待。

製作技巧

  L與K請先與屋頂相粘,再與牆壁相粘。